Dear Su Yen 讀後筆記



這不是我我第一次看Dear Su Yen這一本書,重新閱讀之後發現,這本書其實充滿許多探討點讓我可以思考,就從第一篇開始說起

像書中所描述的監獄工作人員的家庭,這在台灣也不是一個常見的,但有不少臺灣父母會有一些相似的現象,就是在養育小孩期間態度的轉變,從照顧到溺愛,想給小孩最好的,而後;隨著小孩長大,聽到身旁親朋好友七嘴八舌的述說,年輕人可能會有的不好身心發展而憂慮,然後產各種預防發生的想法;最後等孩子長大了,思想觀念已成形時、想改變也改變不了時,就想將僅剩的財產守住,產生防範的行動。說白了,就像八點檔連續劇一樣的劇情,可能有人會說那是演戲,可是如果能仔細回想身邊聽到事情,其實也相差不遠。


一般這樣的過程是不會這麼早發生在一個家庭裡,然而像Su Yen的父親這種處於高危險,以及得常常接收實際犯罪案例的職業而言,可能將其縮短至五到十年之間。在小孩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就會被告知,你是邪惡的、有犯罪因子的、會害到父母的,讓小孩感到罪惡感,得孝順父母。在這樣的壓力下成長,沒經歷過的人是很難想像的。

而在這之中,台灣父母親也習慣性的提醒自己的小孩,我是為了你才拼命工作的、為了你才犧牲的等等,就好像隨時被告知得以後必須償還一樣。故事中描述,Su Yen父親聽到他帶的受刑人們的犯罪紀錄,讓她父親對於小孩成長過程時的各種變化以及可能性,感到害怕、隱憂,用學過的犯罪心理學對待自己的小孩;同時書中開頭也在提到的一名少年犯身上,隱約透露出一個被眾多期望壓力下包圍的孩子,放棄美好的未來,寧願犯罪逃到監獄裡,留下一個讓人發想的開頭。



隨著年紀增長,也多了能出國看看的機會,也看到不少歐美教育下的失敗案例,導致犯罪行為遠遠高過台灣,所以我也不知道怎麼樣的教育才是正確的,不過像這樣圍繞在臺灣的氛圍是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的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